2007 年 12 月,廣州智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7 年 12 月,廣州智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瑞典KVASER AB戰略合作伙伴。
2008 年 3 月,廣州智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日本HORIBA戰略合作伙伴。
2008 年 4 月,獲中國博士后《醇類汽油發動機點火提前角多目標優化》科技創新基金。
2008 年 6 月,獲廣州市中小企業《智能汽油發動機點火提前角測試儀》創新創新基金。
2008 年 11 月,廣州智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美國密特MIDTRONICS戰略合作伙伴。
2009 年 7 月,為東風小康、中國天津汽研院提供汽車電喇叭性能、耐久試驗臺。
2009 年 3 月,廣州智維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為奧地利GANTNER甘納儀器戰略合作伙伴。
2009 年 9 月,為中國航天員中心六室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09 年 11 月,自主研制成功汽車線束插接器實驗臺-瞬態信號分析系統項目
2009 年 12 月,為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汽車工程研究院提供 CAN 總線網絡節點信號監測/仿真器。
2010 年 3 月,成為天津汽車技術研究中心-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分析工具提供商
2010 年 5 月, 為中國電科院 威凱檢測認證中心提供汽車發電機綜合性能及耐久測試臺。
2010 年 7 月,為湖南航天近空間飛行器研發中心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0 年 8 月,為云南昆明船舶設計院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0 年 11 月,為東莞京濱汽車電噴裝置有限公司提供發動機 ECU 標定與 OBD 診斷開發工具。
2011 年 6 月,獲廣州市科技型中小企業《汽車發電機綜合性能及耐久試驗評價系統》技術創新基金。
2011 年 7 月,為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1 年 8 月,為北京農機鑒定總院提供汽車電喇叭性能、耐久試驗臺
2011 年 9 月,為浙江大學提供大眾車載舒適系統 CAN-BUS 教學科研開發平臺
2011 年 10 月,為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提供汽車 ECU 快速原型開發平臺
2011 年 12 月,為清華大學智能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分析工具
2012 年 3 月,獲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汽油/CNG 兩用燃料發動機 ECU 在環仿真科技創新專項基金。
2012 年 3 月,為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提供kvaser Memorator車載網絡 CAN 總線數據記錄儀。
2012 年 4 月,為北京航空航天技術研究所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2 年 5 月,為天津軍事交通學院提供軍車電子電氣CAN總線網絡理實一體化教學實訓設備。
2012 年 5 月,為深圳艾默生網絡能源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2 年 7 月,為廣州歐姆龍汽車電子提供Kvaser PCICAN 總線網絡測試工具。
2012 年 8 月,為深圳德昌電機提供車身電機LIN總線控制在線調試平臺。
2012 年 9 月,為上海 ABB 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開發工具。
2012 年 10 月,為常熟理工學院提供汽車 CAN-BUS車載網絡教學仿真實訓系統平臺。
2012 年 11 月,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綿陽九院)提供CAN 總線網絡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2 年 11 月,為武漢元豐汽車電控系統有限公司提供車載網絡 CAN 總線測試與仿真平臺。
2012 年 12 月,為上海南湖職業學校提供車載網絡 CAN-BUS 故障檢測定位教學實訓平臺。
2013 年 3 月,為廣州東風本田發動機有限公司提供汽車發動機點火試驗檢測系統。
2013 年 4 月,為沈陽理工學院提供車載網絡 CAN-BUS 總線通訊教學實訓平臺。
2013 年 5 月,為天津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提供基于 ODX 的開放式診斷協議棧的測試系統平臺。
2013 年 6 月,為杭州普拉格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提供新能源整車測試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
2014 年 9 月,獲得廣州市天河區科技計劃項目支助《基于多核芯片的電動汽車電氣系統的測量與標定工具》科技創新項目。
2015 年 5 月,通過廣州市科技創新小巨人及高新技術培育入庫,公司規模與技術團隊進一步壯大。
2016 年 6 月,獲得廣州市天河區科技計劃項目支助《基于深度學習的動力電池狀態檢測儀》科技創新項目。
2017 年 3 月,成為廣汽研究院、小鵬汽車、東風日產等主機廠技術服務與儀器設備提供商。
2017 年 11 月,通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公司規模與技術實力再上一個新臺階。
2018 年 10 月,成為黑龍江紅河谷汽車測試股份有限公司寒區試車技術服務與儀器設備提供商。
2019年 11 月,成為長春一汽、吉利汽車等車企技術服務與儀器設備提供商。
2020年 12 月,通過廣州市政府高新技術企業復審認定。